导读:
成义号创始人:华步周
茅台酒厂前身“成义烧坊”为何名为“华茅”?
郑姓酒师何以名声大振?
12987工艺里面从何而来?
茅台酒制曲配方从何而来?
余家与茅台的缘起?
何为古传?
华步周创办“成义烧坊”,开启茅酒之路
成义烧坊被称为“天下酱香之源”,创始人华联辉也被尊为酱香鼻祖,均因其祖父华步周与酿酒颇有渊源。
华步周原籍江西临川,在清康熙年间行医来黔,此后便在遵义团溪定居下来,成为贵州华家一脉的落业始祖。早年,华步周就以医术精湛,医术高超,闻名于遵义府属各州县,大凡给人治病,无不尽心竭力,务求康复。每次给乡亲邻里看病摸脉,概不收取分文,长期恩泽地方,深受群众敬重。
期间,其妻彭氏生一种慢性怪病,久治不愈。华步周觅得名方为其医治,需用酒为药。便购买当时ZUI好的茅台郑记茅酒作为药引。多年后彭氏病愈,并喜欢上了每日吃酒,因此华步周开创酒号——成义号酒铺(成义烧坊前身),并聘请郑家酒师来酿酒,而华步周在此期间根据医家秘笈制作特殊酒曲,改进了酿酒工艺,才有了现如今的茅台酿酒工艺——12987,华步周不仅是一位大医家,更是茅台酱酒工艺和酒曲的创造者,由此便诞生了茅台二字。
深受华茅创始人敬重,郑姓酒师从此名声大振
聘请来的郑氏酒师,在当地虽小有名气,却也不成气候。自从根据华步周的改良、多次试验酿造出美酒茅台,华步周都用于医病施治,造福当地百姓,挨家挨户也就熟知郑姓酒师的厉害之处。
中国自古有“无药不成曲”的说法,酒曲是酿酒的重要原料,酒曲当中又以药曲为ZUI佳。茅台也不例外,正因华步周有医学的专业背景,引医家草药入曲,以复杂的工艺秘制出独特的酒曲,改进了用曲的工艺方法,而华步周组织郑姓酒师将这一系列酿酒工艺的改进,为后期华家茅酒的品质提供了保障,使得成义烧坊跃居茅台镇众多烧坊之首。
身兼医家与酒家的美名,华铭轩、华联辉继承祖业,后遇战事,夹缝存生不忘本
华铭轩子承父业,医术高超,求治病者络绎不绝。咸同年间贵州各族农民响应太平军起义,战事席卷全省。黔北号军攻打遵义团溪时,以‘华家是一方善士’,丝毫未犯。”虽说如此,华氏仍然在夹缝中生存,行医两代中辍,为了生计,乃以贩盐为业,家资逐渐丰厚起来。(参考文献《辛亥革命贵州事典》)传至其子华联辉时,家业兴盛。于是华联辉继承行医祖业,并贩盐经商,再加上酿酒贩卖,成为当时不可一世的资本家,随着贩盐生意的运作,所酿之酒也得以销售到除了川、滇、浙等地。
华家三代人为成义烧坊改进酿酒工艺之路,形成独特的酿酒工艺埋下伏笔,就此成义烧坊一直传承,都是跟据华步周传下的酿酒工艺和制取配方酿酒,一直由郑氏酒师掌控。
余吉申机缘入华茅,师承郑应才,成为茅台创始级六大酒师之一
1932年出生的余吉申(14岁),1946年进入华茅学酿酒,因天赋异禀,被掌酒师郑应才看中,并收为关门弟子,经过多年培养,后升为华茅酒师,并跟随掌酒师郑应才一同进入茅台酒厂酿酒。因得到华茅的酿酒真传,被茅台酒厂领导层提拔为质检科科长,专管茅台酒的勾调及出厂,后又被提拔为茅酒之源车间(原成义烧坊旧址)担任主任、支书,与之搭档管理的车间书记为:季克良。
解放后1951年,地方政府并购三家烧坊成立国营茅台酒厂,以成义烧坊作为茅台酒厂的主体,以成义烧坊当时六位酒师(掌酒师——郑应才;酒师——郑氏三郎(郑义兴、郑应崇、郑永福);掌酒师弟子——余吉申、张之云,并冠以“茅台酒厂六大酒师”之名。)为核心开展酿酒事业,并购另外两家烧坊到成义烧坊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后又加入了其它两家烧坊的酒师,共同打造了当时的茅台酒师团队。
古传创始人余吉申,用经历描述茅台故事
之前说到1951年三家烧坊并为贵州茅台酒厂,于是在1951年,合并后的茅台酒厂进行了小范围搬迁,怀着对成义烧坊的不舍之情,余吉申将拆下的木料搬回家中建造了一个家庭式烧坊——古传烧坊,古代表正统,传代表传承,是因为余吉申作为华茅掌酒师的关门弟子,深知酿酒技艺从起初的华茅“成义烧坊”延续下来何其漫长而艰辛,并一心想要将华茅酿酒技艺发扬传承的决心。因此,从1951年起,余吉申就过上了在茅台酒厂上班,下班后回到家中独自琢磨酿造酱酒,酿下的酱酒一部分用于款待亲戚朋友了,另一部分除了满足自身的品咂,剩下的被私藏了下来。
对于酒师来说,酱酒就是他们一生的心血,酱酒之魂,以点滴绵长而立业,以生生不息而立于世。余吉申自进入茅台酒厂起,勤奋之余不忘创新,不畏辛劳身体力行。当时,和他一同搭档的有王道远、陈应文,在他们的心里,无不对这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领导充满敬意。正是因为余吉申一丝不苟的酿酒精神和匠人风骨,为这个时代的酱酒文化添上重重的一笔,可以说,余吉申是华茅“成义烧坊”酿酒技艺的真正传人。1999年,茅台酒厂开始进行产品开发,决定由经验酒师带领团队开发新品类。余吉申的卓越技艺使他创造“茅台不老酒”,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这让当时的酒师们震惊。
岁月如歌,光阴荏苒。经历了动荡与辉煌交织的年代,功勋卓著的余吉申老先生,为中国酿酒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世茅酒缘,一生酱酒情。余吉申的一生与酱酒的不解之缘,使余家世代与茅台的关系无法分离,同时也让古传得以发扬光大。
余昌富继承古传烧坊,实现两代人的完美接棒,用经历续写茅台故事
从1951年跨越过千禧之年,仁怀、茅台镇、茅台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传也不示弱,逐渐开始发展扩大生产,积蓄力量发展酱酒事业。
1962年,余家老二(余昌富)在茅台镇出生。那时物质条件和群众思想就是能在附近的学校上个学已经是不错的待遇,更多的是帮助家里人务农养家过活。而幸运的是生在酿酒世家,这注定让余昌富与酱酒绑在一起分不开。
茅台镇那时大大小小的酒厂很多家,茅台酒厂的知名度也是逐渐扩大,1982年,因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酿酒、调酒而深得老父亲真传,被茅台酒厂招聘加入茅台工作。自从进入到茅台酒厂,余昌富努力追求更精湛的技艺,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向自己的父亲讨教,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随着政策的转好,1983年参加茅台酒厂第YI批职工文化培训,毕业后加入茅台酒厂酿酒第YI车间(现茅酒之源)工作,仅仅1年时间,成为技术培养骨干加入贵州省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工会;而后,又获得茅台酒厂“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继1988年获得质量检验管理证书后,担任质检科科长,负责茅台酒勾调及口感品质的把控,将酿酒技艺推向高峰。
在父亲的羽翼下长大的孩子,总有一TIAN要长大起飞。余昌富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这让父亲余吉申在2000年将古传烧坊放心交接给他。2001年,余昌富将古传烧坊申请公司化运营,正式到工商局注册登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古传酒厂,让“古传”两个字得以永JIU雕刻在门头。
2020年,古传开辟新道路,书写新篇章
在茅台酒厂的38年工作期间,余昌富追求品质,精益求精,不断磨炼自己的酿酒技艺。余昌富一生与酒相伴,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世只为酿一瓶好酒。他在酿酒的时光里慢慢淬炼,逐渐成长为茅台酒厂质检科的经验酒师,这一路上离不开他心中的信念——总有一日,要将古传发展光大。
这38年的坚守,为今日的古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艺基础。2020年,余昌富从茅台酒厂正式退休,自此,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古传酒厂改为集团化运营,“贵州古传酿酒集团”自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一朝酱人,一生匠人。古传历时70年,传承华茅“成义烧坊”正统酱酒技艺,两代人的传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酿酒的无限热忱,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以手编织时光,温柔磨亮岁月的沧桑。古传传递酿酒工艺的执着之心,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的发展,保存大曲酱香酒工艺的精髓。集团化运营一年的时间,市场反响不断。古传的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贵州各市县,更是辐射中国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以及沿海一带。
2022年,古传正式启动“华步周”品牌建设工作,“华步周”是茅台镇响当当的酿酒名号,闻名于整个酿酒行业。如今“华步周”品牌有着特殊的含义,寓意古传酿酒集团的起始,体现了古传兢兢业业不忘本,踏踏实实酿酒人的匠人精神,会作为古传酿酒集团旗下重点品牌推进项目,并于2022年3月第106届全国春季糖酒会上和大家会面!